找到相关内容691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学浅说

    ”等,不同的名词对真心的各种体性、状态的描述有所侧重,但总体而言都代指“真心”。 真心没有主体与客体、没有任何一法在“心”之外作为心认识的对象,但其却含藏有一切万法的种子。其初始状态是绝对唯心的统一,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294077.html
  • 一花一世界:天下赵州生活禅

    到达的地址。   这条路上有一座石塔,故名石塔路。   石塔,本名是陀罗尼经幢,因远看像一座石塔,被误读了千年。   赵州陀罗尼经幢通体由石料建成,分为幢顶、幢身和基座三部分,主体幢身上,刻有佛教...

    马明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794088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对中国佛教的贡献

    捐助,方集滇票上百万元,作为筹建寺院之款。   虚老主持重建工作,仿浙江天童寺规制,扩而大之。主体建筑坐西向东,沿中轴线有山门、天王殿、八功德池、大雄宝殿、藏经楼;附属建筑有钟楼、鼓楼、经堂、法堂、...

    法缘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194092.html
  • 试析虚云和尚禅净合一的修行观

    而已”,这即表明虚云和尚的修行观是以禅宗为主体,因为强调的要点在于“谁”即如何去体证与开悟自我的内心心性问题,而不是把修行的精力集中于以念佛替代一切意念之上。所以虚云和尚传授的法门不是摄心于一处的称名...

    李万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80194128.html
  • 放生·放死

    充分说明了人与世间万物有着和合共住、唇齿相依、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;同样,佛教的“依正不二”理论告诉我们,主体的人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相互依赖、相互影响、不可分割的。地球是人与万物共有的空间,多样性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视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5294625.html
  • 大慧宗杲与士大夫禅学

    “事父事君便是妙道”,而宋明理学止是接着神宗而发展的。这个论断还需要具体分析。宗杲事实上已经提出“事父事君便是妙道”的禅学主张。当然,这里的事父事君的主体是在家的士大大(佛教居士),而非出家的僧人。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295193.html
  • 藏族面具文化的历史探源

    公元8世纪,大约经历了2300多年的漫长历程,不难看出,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以拟兽面具为主体,鲜有神?人?鬼类面具,这也充分表现出藏族面具在这个时期内的原始性?   公元8世纪和公元14世纪是藏族面具...

    罗布江村 杨嘉铭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595203.html
  • 诸法性空论

    非真”,世俗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也都是空。以此来描绘涅盘圣境,那就是“涅盘非有,亦复非无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”,超越“有无之境,妄想之域”。哲学的理论把人引向了神学的彼岸。正是由于僧肇比较准确地领会并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2795582.html
  • 利生法师:《有神论与无神论》

    或是神灵的幻想、笃信和崇拜。换句无神论者的话,在社会反映日常的生活,世界的主体是唯物与客观的,不可能有超然力量的神存在。到底无神论者还是从人类经验理论为出处,也是在人类本位上的研究作结论,对于超经验,是...

    利生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4695615.html
  • 《浮山志》第三章 第二节 碑刻

    瞻望母兮”之意,将阁楼取名为“双瞻阁”。   双瞻阁分三部分组成,前有门楼,中为阁,后为脚屋,四周有土围墙,共占1913平方米。阁为杨幼卿(留日学生,时为浮山中学总务主任)设计。其主体建筑面积192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10595784.html